冷链物流是守护民生、连接产销的关键纽带,对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该行业长期面临资产投入大、设备迭代快、资金周转周期长、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挑战,亟需多元化、创新型的金融支持方案。
为精准破解冷链企业融资瓶颈,搭建高效务实的产融合作桥梁,9月23日上午,由河南省物流协会冷链分会主办、郑州高新区金融科技服务协会协办的“金融业支持冷链行业发展交流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会议由河南省物流协会冷链分会秘书长赵嘉浜主持。
本次会议以“金融赋能,链通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省数十家冷链物流、仓储及装备服务企业代表,以及来自银行、保险、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保理、科技金融、融资租赁等多类金融机构与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围绕冷链行业的特性与需求,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更贴合行业实际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座谈会上,冷链企业代表率先发言,直面行业痛点,详细阐述了在规模扩张、技术升级和日常运营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风险对冲工具不足等具体问题,并向金融界提出了明确而迫切的资金与服务需求。
在金融机构解决方案讲解、展示环节,各银行、保险、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保理公司等机构代表轮番上台,详细介绍了针对冷链行业设计的专项信贷产品、风险保障方案、灵活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以及基于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创新金融服务,展现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与创新能力。
郑州高新区金融科技服务协会相关负责人阐述了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企业诉求,阐述了构建良好产融生态的设想。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会场气氛热烈。企业与金融机构代表围绕具体案例、合作模式、风险控制等话题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研讨,现场碰撞出诸多合作火花,为后续的精准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省物流协会冷链分会秘书长赵嘉浜在总结时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行动开始的契机。他呼吁两个行业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将讨论成果转化为实际项目,真正实现“金融赋能,链通未来”的会议主旨。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破解河南冷链物流行业融资难题迈出了关键一步,标志着金融与冷链产业的合作步入更深入、更务实的新阶段,必将为冷链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