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新经济结构下“一带一路”发展大会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以“开放共赢 联动发展”为主题,以“一带一路”为纽带,聚焦中欧班列引擎作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探索河南在新发展格局中打造开放高地的未来路径,为出海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推动河南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物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霞、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智勇;南阳市物流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威,河南公路港务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超,联钢国际-新丝路外服平台副总经理、河南海外仓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松,路贸通国际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凯,郑州弘依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井利坤,河南均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均迎;柬埔寨、缅甸、南非、老挝,泰国等专家学者;南阳市物流产业发展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中国职工技术协会无人机物流专业委员会,河南省物流协会冷链分会、产教融合专委会、数字物流与安全生产专委会、绿色低碳分会、服饰物流分会等分支机构代表以及南阳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周口市物流业商会、许昌市仓储(冷链)与流通业协会、巩义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漯河市物流协会等地市物流协会负责人;中外运、航投物流、鸿泰物流、万里物流、中博物流、德邦物流、豪翔运输、九州通、郑州交运集团等百余家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李霞在致辞中表示,新经济结构下“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河南物流业的机遇与使命,河南依托“米”字形高铁网与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正加速由传统交通枢纽向现代国际物流中心跃升。中欧班列(郑州)作为横贯欧亚的“钢铁驼队”,已成为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重塑开放格局的关键载体。中国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品类已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辐射范围已广泛覆盖欧亚大陆37个国家、300余个城市。河南省物流协会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将持续聚焦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强化枢纽经济支撑,赋能产业深度融合,为河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提供坚实保障。
张智勇在致辞中指出,河北作为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极,同样面临着新经济结构挑战。“冀往开来 豫你同行”,中欧班列承载着我们对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新经济结构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为我们深化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将积极探索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模式,共同推动两省物流行业间、企业间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周凯作《新经济结构下“一带一路”企业出海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分享,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国际卡航作为航空、海运、班列之外的第四物流渠道,以更灵活的调度方式,更快的时效为优势,正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在未来,卡航应紧抓数字化升级、多式联运整合和绿色物流转型的突破点,成长为国际物流的关键支柱之一。
井利坤作《TIR助力郑州企业跨境运输便利化实践与展望》分享,自2023年中国首票“中国车、中国证”驶出国门,中国TIR运输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TIR运输市场正趋向规范化、多元化、协作化、多元化。为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相关企业应整治“挂靠”车管理问题,提升驾驶员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共同推动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让TIR卡班与中欧班列一起加速奔跑。
张世松带来《危中寻机 出海破局》分享,当前外贸呈现出长期化、本土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新特征,企业需从赚取信息差转向建立长期信任与合作共赢,从粗放经营转向深耕细作当地市场。中小企业建立正确营销意识,多渠道大胆开拓;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国际市场和客户需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本土化经营,建立产品、营销、服务的本地优势,要把握机遇,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走出去”。
为助力河南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河南省物流协会联合新丝路外服、路贸通、弘依运输、均赢供应链等企业,共同搭建“豫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河南方案”,为省内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李霞宣读《“豫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倡议书》。
李霞、张智勇、张世松、周凯、井利坤、孙均迎、共同为“豫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按下启幕键。“豫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作为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将以中欧班列为引擎,畅通豫企出海大通道,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构建豫企出海生态圈,以河南物流为基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共建共享,开启豫企全球化新征程。
中欧班列的汽笛奏响了河南联通世界的强音,“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属性愈发凸显,河南省物流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推动形成“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开放环境,将河南的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助力河南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谱写“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